分析人士稱豬肉價格左右中國通脹走勢 發(fā)布日期: 2013/8/13 |
時間:2013-05-10 (中新社5月9日電) 來源:中國網 www.china.com.cn 9日官方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中國4月份CPI同比上漲2.4%,較3月小幅回升0.3個百分點。分析人士稱,當月CPI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蔬菜、糧食價格漲幅抵補了豬肉價格的持續(xù)下降,未來豬肉價格走勢將決定中國CPI的走勢。 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宇雯分析,今年以來,中國CPI權重中豬肉上升至3.4%左右,高于糧食權重、略低于鮮菜權重。在今年已過去的4個月中,豬肉零售價格持續(xù)下行,對CPI的下拉作用較為明顯,對未來豬肉價格走勢的判斷將是預測今年全年CPI趨勢的關鍵。 據她分析,中國的豬肉需求周期主要體現為季節(jié)性因素,如夏季是豬肉消費淡季,冬季以及春節(jié)、端午、中秋等節(jié)日是豬肉消費旺季。從豬肉市場供給與需求周期來看,今年二季度豬肉價格將仍在低位徘徊,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仍然較弱。加上目前國內經濟增速回升仍顯偏弱,以及公務消費限令、禽流感疫情等非預期因素對食品價格的下拉作用,預計今年二季度CPI同比漲幅有限。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同樣認為,4月CPI回升主要是因為食品價格上漲,其中最主要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是豬肉價格。 他指出,豬肉價格低迷迫使養(yǎng)豬戶減產,可能會導致下半年其價格進入上漲周期。但目前豬肉需求面改善幅度溫和,意味著需求拉動力量不大,并且政府也擁有充裕的供給面價格管理工具,如國家儲備、補貼、保險等,來對沖豬肉價格的波動影響。據此判斷,未來中國的通脹上升空間有限。 澳新銀行中國區(qū)首席經濟師劉利剛則預計,由于通脹壓力保持相對溫和,中國的貨幣政策或將轉向更加寬松,同時市場流動性也將保持得較為寬松。他并稱:“溫和的通脹環(huán)境將為中國進行利率市場化等結構性改革鋪平道路”。 |